在日照飲食文化里,烏魚蛋必須有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至清末,烏魚蛋一直列為貢品,由烏魚蛋制作的菜肴中,以魯菜中的燴烏魚蛋湯最為有名,是以前國宴中的一道湯羹。
而今,烏魚蛋化身另一種形態,以街頭小吃的樣貌來到小鎮,一下子變成了市井煙火的寵兒!
烏魚蛋并非蛋類,而是雌性烏賊纏卵腺,在康熙年間的《日照縣志》記載:“烏賊魚口中有蛋,屬海中八珍之一……”
它長得是這個樣子,其色乳白,狀如雞卵,所以稱為烏魚蛋。
烏魚蛋非常名貴,因為它的營養豐富,味道鮮美,在日照人的心里,它一直高大上的存在。
店主作為一個熱愛美食并熱衷實踐的年輕人,他覺得烏魚蛋如此美妙的食材不應只存在漂亮的湯蠱當中,海邊人食鮮,那最美的味道必然與情懷相融,是在市井煙火氣里的。要裝在方便的容器里,可以拿在手里邊走邊吃,然后被那股日照“鮮”感染的美滋滋。
于是,這道街頭美食就誕生了。
烏魚蛋、上好的五花肉、雞蛋清,一點點調味品,這幾種食材巧妙的融合在一起,靜置幾個小時,烏魚蛋的鮮被醞釀到了頂峰。這是經過一次一次試驗,一次一次改進,才找到的最佳比例。
然后以極快的手法汆到整雞煨出的清湯里,迅速成型。
整雞煨湯,湯清亮鮮香。
看起來就鮮嫩Q彈的烏魚蛋丸擁簇著在滾水里翻出花兒,幾次盛開便可盛出,舀出在深藍色流光溢彩的大瓷碗里,等待著聞名而來的游人。
“來一份”,來自北京的游人對烏魚蛋聞名已久,頭一晚剛喝了烏魚蛋湯贊不絕口,今天看到這種做法的烏魚蛋,那必須嘗一嘗!“來日照就得吃烏魚蛋啊。”
這絕對是個老饕,雖說烏魚蛋有名,但很難把它與街頭小吃掛鉤,對烏魚蛋如此了解并推崇的非老饕莫屬。
舀上烏魚蛋丸子,加上一點點蔥花香菜,兩顆枸杞,少許胡椒粉,舀上一勺清透的湯,齊活兒!不管是出現在國宴,還是在街頭,無論以什么形式呈現,烏魚蛋在調味上的講究就是“留白”,所以各種調味料要恰到好處。
在炎熱的夏季,這賣相讓人感到清清爽爽。
舀一勺入口 ,入口即化的感覺,細品其味,口感輕柔,鮮味洶涌而至,可謂驚艷。于是一口一口,湯也喝的干干凈凈,意猶未盡,轉頭回去再來一碗。店主說:吃完再來一碗的“回頭客”大概有六成多。
從高貴的國宴范兒到如今的街頭范兒,烏魚蛋這味久負盛名的食材隨著吃文化的不斷演繹,融入年輕人的靈光,變身親切而不拘小節的煙火味兒,附著方言的親切感,在這個熱火朝天的七月,讓更多來自五湖四海的人認識這來自大海的珍品,品嘗這味日照飲食文化的符號。
那還說什么?必須要嘗一嘗。來小鎮一定不要錯過這碗烏魚蛋??!
七月一定要來海邊的東夷小鎮避避暑,小鎮就在這藍天白云下大海環繞里!
責任編輯:蘇淺白
想咨詢?要投訴?提建議?歡迎登陸 留言,參與問政。